【華中汽車網報道】2018年6月9日,哈羅單車開城作戰部成員近60人,共同在泰山慶祝“開城作戰部1周年”并挑戰泰山,歷時4小時,全員登頂。
提起哈羅單車的開城作戰部,很多人會不知所以,這支少為人知的神秘團隊在哈羅單車的逆襲史上扮演了怎樣的角色。但若對標阿里巴巴的“中供鐵軍”,其作用和意義就會不言自明了。
開城作戰部顧名思義,就是推開城市大門,把哈羅單車帶到每一個城市去,正如“中供系”之于阿里巴巴,成立僅一年的開城鐵軍在哈羅單車發展的關鍵時刻,通過打開一座又一座城市的大門,奠定了哈羅單車在共享單車市場如今的地位。
他們隨時待命,在陌生的城市中奔波;他們連坐十幾個小時的大巴,只為將哈羅單車帶到交通不太便利的偏遠城市;他們在開城期間經常會出現半夜12點面試新人的情況,這時候往往還要花費時間解釋哈羅單車是一家正經的公司;他們大多需要一天之內飛往3個城市,將哈羅單車帶向更遙遠的地區。
開城作戰,應運而生
2017年5、6月份,時值哈羅單車日訂單峰值突破500萬大關并確立新戰略的過渡時期,此時哈羅單車已成功完成了早期產品研發、體驗優化的探索,深耕于二三線城市中,在寧波、廈門、福州、杭州等城市擁有了較好的用戶基礎,并積累了足夠的城市運營的相關經驗。
然而,彼時的行業領導者摩拜和ofo無論在車輛數、用戶數及訂單數等業務規模數據或是品牌口碑方面,都已經遙遙領先哈羅數個身位。當時的哈羅單車處于口碑尚可、名聲不顯的尷尬境地,迫切需要擴大業務及用戶規模,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并獲得更廣泛的品牌認知度和用戶口碑,同時幫助哈羅單車進一步搭建并驗證健康高效的城市運營模型。
經過內部討論,哈羅單車的高層們認為最優路徑只有一條,就是用遠超行業水平的能力與速度,入駐更多高質量的城市來快速占領市場。于是,一年拿下200座城市成為了公司上下一致的目標,在這一當時略顯瘋狂的目標驅使下,2017年6月8日,一支鐵血團隊——開城作戰部,應運而生。
團隊組建,煉就鐵軍
早期開城作戰部的部門創立、雛型搭建以及在哈羅被稱之為“打樣”(也就是將新的業務構想落地測試后優化構想形成可復制的方案)的工作,是由哈羅單車COO韓美及大政委彭俊完成的。在此基礎上,哈羅單車在城市快速復制拓展的構想被驗證并確立為重要的公司戰略,而尋找一位能搭建鐵血團隊并帶領團隊實現“瘋狂”目標的人成為了韓美與彭俊的當務之急。
經過近一個月的挖掘和探討,哈羅單車原市場總監劉濤正式接過了象征著“進取”、“使命”、“重壓”與“夢想”的接力棒。
“開城作戰部的速度,就是哈羅的速度”。秉持著這一想法,劉濤爭分奪秒完成了團隊搭建工作,第一批成員來自不同的部門,而這支隊伍也被正式命名為“開城鐵軍”。至于鋼鐵是怎樣煉成的,取決于劉濤這把錘頭的可怕意志:開城速度要在一個月內達到日均1.5座城市、問題城市必須在3天內得到準確問題信息反饋并在7天內完全解決等看似不可思議的要求被一個個提出并被團隊一個個實現,短短1個多月,堅韌、果斷、高度團結、令行禁止又有些瘋狂便成為了這支開城鐵軍的統一味道。
千城千面,步步驚心
千城千面,要敲開一座新城市的大門遠比想象中困難,每一個環節都可謂是步步驚心、險象環生。
開城不是隨意選擇城市投放車輛,想要列出一份200座高質量、適宜發展的城市名單,首先需要將全國近千座城市納入考量,通過前期大量的信息搜集、篩選比對和模型建立等工作來制定下一步開城計劃。負責開城調研的李強,行李箱里從短褲到羽絨衣都要備齊,隨時要經歷跨越南北地區的溫差變化。
完成城市調研并選定城市后,開城的難度才剛剛開始體現。由于進入市場時間較遲,加之行業“亂象”頻發,城市政府部門對哈羅這一新品牌容易在早期產生排斥態度,這使得早期政府聯系和談判工作異常艱難。
即便政府準入工作完成,車輛得以順利投放也遠遠不夠,為了迅速占領市場,市場營銷與運營工作也需要同步進行。據負責開城市場工作的苑曉夢回憶,由于時間緊張,下午在咖啡館同時接受近10家媒體群訪,同時有5、6家品牌合作方等在一旁,晚上回酒店還需要完成電話面試工作并趕制市場營銷方案的經歷并不稀奇。
在新城市搶占市場的過程中少不了“三國殺”。哈羅單車在去年12月底進入成都時,兩個主要玩家早已在主城區內風生水起,而成都市政府也已頒布了尾號限行措施,彼時情形危急,蜀道之難當真難如登天。但開城人員憑借敏銳的洞察力發現了成都郊區對共享單車的強烈需求,最終抓住契機,向成都市相關部門進行了溝通報備,在對手尚未布局的領域迅速完成投放,占領了三環及繞城地區。如今,成都市的單車總量達到150萬輛,而哈羅單車憑借30萬輛左右的單車投放量成功服務成都35%-40%的市民,日訂單量突破了150萬單。
鐵馬冰河,無畏前行
截至今年6月8日,開城作戰部已成立一周年。完成超過280座城市的投放,服務用戶約1.9億人次,是開城作戰部在這一年內交上來的成績單。一年時間,開城鐵軍以破竹之勢席卷而來,完成了其他企業可能需要兩三年才能夠完成的任務,將哈羅單車推向了如今的位置,將其對標“中供鐵軍”也并不為過。
但當所有人以為或許可以放慢腳步養精蓄銳時,開城作戰部的負責人劉濤卻給出了一份不一樣的答案:“對夢想的渴望,讓我每天都感到極度焦慮,所以必須每天給自己提一個更高的要求,往前、向上。開城作戰部誕生在共享單車行業風云變化的一年,這一年也是哈羅單車迅猛發展的一年,實干、激情、堅持、韌性,哈羅單車的開城鐵軍們會繼續帶著這些品質不斷開拓城市和業務,無所畏懼,繼續前行。”
用一句話來形容劉濤現在的狀態再合適不過: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鐵馬冰河,是劉濤對于實現夢想的極度渴望,這份渴望已經流淌在他和整個團隊的基因之中,也必將在后來者血液中繼續流淌。如今劉濤已投身于更具挑戰的助力車業務中,開城作戰部的接力棒已經交到了吳傳凡的手中,他也將承載著這份渴望,驅使著這支開城鐵軍向前不斷探索、勇創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