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中汽車網報道】不論汽車發展趨勢如何變化,設計一直都是永恒不變的話題。近日,以“刷新”為主題的第十四屆中國汽車藍皮書論壇的一場圓桌討論,就以“新汽車造型突破2022”為議題邀請汽車設計界大咖們展開了深度探討。
(集度設計負責人吳凡)
集度設計負責人吳凡作為首獲紅點設計獎的杰出設計師,也受邀參加了本次圓桌討論,分享“機器人美學”設計語言。他表示,將概念設計與現實產品深度融合,是集度汽車機器人ROBO-01概念車設計的出發點。就像曾經著名的蘋果設計師喬納森·伊夫(Johnny Ive)所奉行的設計理念一樣,并最終創造出iPhone、iPad等神奇之作。
此前,集度CEO夏一平就曾表示,集度以量產為目標打造首款汽車機器人概念車ROBO-01,融合了汽車機器人設計基因,結合了未來的技術發展趨勢,是對智能汽車的創新技術及其工程化進行的有效落地驗證。ROBO-01概念車與最終交付的量產版車型之間,A面視覺設計與智能化功能的還原度高達90%,展現了集度汽車機器人作為全新科技產品的獨到之處。
將概念設計和現實產品融合
眾所周知,世界汽車設計并沒有主導一切的潮流,但也沒有一成不變的墨守成規。當下,不同品牌都在謀求個性,而非走向統一。尤其是在AI技術迅速發展的時代,如何讓設計有本質的突破是汽車設計師需要思考的話題。
吳凡認為,未來汽車設計可能走兩個方向:一種是“為了做得不一樣而做得不一樣”,就是靠與眾不同的造型、外觀、內飾設計去打動消費者的第一印象;另一種是,在設計之初就考慮如何把最好的設計和最先進的技術做結合,并且還要融合極致的用戶體驗。
喬納森·伊夫在蘋果任職時所認同的工業設計就是干凈、簡潔,并且致力于整合所有的新技術,將設計和技術團隊融合在一起共同完成“啟發式”設計。吳凡對此表示,將概念設計和現實產品融合也是集度始終堅持的原則。
例如ROBO-01概念車,最主要的目標之一就是要讓設計有很強的未來感,并且是不受時間影響的、簡潔化的產品,融合了最好的用戶體驗。另外,未來真正的量產車其實與ROBO-01概念車也沒有太大區別。
(ROBO-01概念車榮獲紅點獎Mobility and Transportation 獎項)
(ROBO CHARGER 榮獲 紅點獎Energy and Electrification 獎項)
集度與其他車企工作模式的區別也體現在對用戶體驗的深層次思考。吳凡稱,“在設計之前,集度就完全站在用戶的角度,拉齊設計、工程、軟件等跨部門團隊,共同探討用戶到底是誰、消費人群是什么樣的特征、如何給用戶更好的體驗。”正因為如此,ROBO-01概念車從設計到工程研發、軟硬件開發,再到最終落地的過程中,用戶體驗貫穿了所有環節。
比如說,ROBO-01概念車“跳燈式”可升降激光雷達,這一設計方案就開業界之先河。隱藏式的設計,讓原本很突兀的激光雷達布局有了極強的視覺美感。可升降的結構,把AI的科技感又和汽車完美融合。同時,兩顆激光雷達又能實現前方180°FOV覆蓋,在安全性方面更是提升了一個臺階。不管是造型美感,還是科技智能,亦或是用戶體驗,都面面俱到。
化繁為簡的“機器人美學”
某種意義上講,ROBO-01概念車的設計哲學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受到了蘋果的影響。化繁為簡的設計、以人為本的交互方式,就是當年iPhone之所以能夠開啟一個全新手機時代的原因之一。正如蘋果的設計師喬納森·伊夫所說,“真正的簡約遠不止刪繁就簡,而是在紛繁中建立秩序”。
集度“機器人美學”設計語言包括“機器人化、未來主義、共情”三大產品設計基因,傾注了大量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和獨有的極簡設計風格。
外觀內飾的突破性設計,加上更領先的高階自動駕駛和全離線毫秒級智能語音,配合英偉達Orin X及高通8295的強大AI 算力等等,讓ROBO-01概念車的底層能力能夠實現對同時代其他汽車產品的超越,并在人機交互層面打破了傳統邊界。同時,ROBO-01概念車的外形設計也充分表達了“汽車機器人”的概念。
“汽車機器人”這個概念,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有的人可能覺得只是停留在視覺層面,有的人認為它將帶來智能汽車體驗的顛覆。而集度思考的是,在智能汽車3.0 時代,集度汽車機器人不僅僅是外觀優美和濃烈未來科幻風,更重要的是體現AI的個性特征——自由移動、自然交流、自我成長,這才是汽車機器人新物種的與眾不同之處。
在AI的快速發展下,設計可以打開一個更大的空間,能從一個全新的視角塑造煥然一新的外觀和體驗的設計效果。一直以來,集度始終都把AI能力、汽車機器人等作為賣點,而這在量產落地產品中又究竟會如何體現呢?讓我們期待集度即將在秋季正式推出的首款汽車機器人量產車型的限定版,以及在今年廣州車展即將發布的第二款量產車型的外觀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