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站二站/狼人伊人影院/天天操天天色天天射/久久久18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播放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車市新聞 > 正文

中國-歐洲國際交通走廊天然氣發動機燃料論壇在西安揭幕

2018年09月07日 21:37  來源:華中汽車網  類型:廠商稿  編輯:002

    【華中汽車網報道】9月7日,以“推動天然氣交通應用,打贏藍天保衛戰”為主題的中國-歐洲國際交通走廊天然氣發動機燃料論壇在古絲綢之路起點城市西安揭幕。

  本次論壇是“中國—歐洲國際交通走廊”天然氣發動機燃料汽車拉力活動的一部分。論壇圍繞天然氣交通技術應用及發展前景等內容開展技術交流、分享經驗心得,旨在積極推進“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響應中國政府發布的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打贏藍天保衛戰,推進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天然氣終端利用業務,特別是以天然氣為發動機燃料領域的合作,共同推動中俄哈三方綠色物流大通道建設。
  陜西省西安市副市長強曉安;中國石油天然氣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兼天然氣銷售分公司總經理、昆侖能源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凌霄;中國石油天然氣銷售分公司副總經理、昆侖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趙永起;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副局長兼處長米哈伊洛夫·亞歷山大;俄羅斯車用發動機燃料協會、俄氣發動機燃料公司局長科斯克維茨基·維達利;哈薩克斯坦天然氣運輸公司生產技術部副總經理烏魯姆巴耶夫·阿烏耶茲漢;哈薩克斯坦投資發展部交通委員會高級專家阿布杰諾夫·莫爾達別克;中國城市燃氣協會理事長劉賀明等領導、專家和拉力活動車隊代表共計145人參加會議。
  強曉安在向論壇致賀詞時表示,西安作為古絲綢之路的起點城市,承載著中國與絲路沿線各國友好往來、交流合作的悠久歷史。此次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有限公司、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和哈薩克斯坦國家石油天然氣股份公司共同舉辦中國-歐洲國際交通走廊天然氣發動機燃料汽車拉力活動,既是踐行“一帶一路”國家戰略,助推天然氣終端利用業務國際交流的重要實踐,也是打通中國到西歐的交通走廊,建設一帶一路國家“綠色物流大通道”的務實舉措,將更好展示天然氣作為車用清潔能源,在安全、環保、經濟等方面的優勢,也將有力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公路運輸領域清潔綠色發展。
  凌霄在開幕致辭中表示,今年正值 總書記提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五周年。希望能以本次汽車拉力活動為契機,充分發揮中、俄、哈相關企業各自優勢,合力推動交通燃料替代工程,加快天然氣交通領域科技創新、技術進步和產業升級,積極滿足長距離、大噸位的交通運輸要求,共同把“中國-歐洲交通走廊”打造成清潔走廊、綠色走廊、示范走廊。
  凌霄表示,中國石油將與國內外同行、各方伙伴進一步拓寬油氣合作領域,共同應對能源行業重大變革,合力構建開放共贏、互利互惠的利益共同體,為推動世界持續健康穩定發展,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增長、社會進步和民生改善,做出應有努力和積極貢獻。
  論壇期間,來自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的4位嘉賓對論壇的舉辦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致辭,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能源研究所研究員劉小麗等11位專家學者以“推動天然氣交通應用,打贏藍天保衛戰”為主題,圍繞天然氣發展機遇與挑戰、交通領域應用天然氣現狀與前景、天然氣重卡發展現狀與展望、天然氣作為發動機燃料的優勢和潛力等主題進行演講,不僅為加快推進天然氣作為發動機燃料、打造綠色物流大通道進言獻策,也為中、俄、哈三方共同建設中國-歐洲國際交通走廊提出了思路、指明了方向。
  趙永起主持論壇。他表示,中國、俄羅斯、哈薩克斯坦是山水相連的好鄰居,三國的油氣企業之間有著多年合作基礎,希望能以此次論壇召開為契機,發揮能源供給和市場優勢,搶抓天然氣大發展的機遇,加快開展包括中國-歐洲國際交通走廊建設在內的項目研究與實施,助推中、俄、哈三方在天然氣利用及能源項目合作上提速前行,為打造綠色物流絲路、更好地服務沿線經濟社會發展、助推生態文明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近年來,中石油與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相關企業在油氣領域廣泛深入開展合作。中俄原油一線、二線分別于2011年和今年初投入商業運行;中俄東線天然氣管道正在緊鑼密鼓建設,計劃明年投產(2024年達產后年輸氣量將達到380億方);亞馬爾LNG項目一期已建成投產,“極地藍金”成功登陸中國,明年起每年將向中國提供約40億方天然氣。中哈油氣合作歷經20余載,中哈原油管道自2006年投產以來,累計向中國輸送原油超過1.1億噸;哈國天然氣于去年10月進入中國,截至今年8月已供氣53億方。一系列成功的國際油氣合作案例,既給有關各方帶來共同利益,也助推了中國油氣市場的穩定供應和健康發展。
  論壇上,專家指出,天然氣作為優質高效的清潔能源,成為當前一個時期解決大氣污染問題、加快能源結構轉型最為現實而有效的選擇。中國正大力實施能源消費革命,加快構建清潔低碳、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將逐步把天然氣培育成為我國主體能源之一。
  2017年,政府下發《加快推進天然氣利用的意見》,大力支持交通領域氣化工程,包括城市公交車、出租車、物流配送車、載客汽車等以天然氣(LNG)為燃料的運輸車輛,鼓勵在內河、湖泊和沿海發展以天然氣(LNG)為燃料的運輸船舶。
 
  2018年,國務院印發《關于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的通知》,提出“經過3年努力,大幅減少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明顯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明顯增強人民的藍天幸福感”。根據國家部委規劃,2020 年實現氣化各類車輛約1000 萬輛,配套建設加氣站超過1.2 萬座,船用加注站超過200座。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助推之下,各市場主體對天然氣的熱情空前高漲。2017年,中國天然氣表觀消費量達2373億立方米,時隔多年重回兩位數增速,占全球天然氣消費增量近1/3,成為拉動全球天然氣消費增長的主引擎。
 
  中俄哈天然氣發動機汽車拉力活動車隊代表參加論壇,這是車隊自開幕式后參加的首個大型活動。經過三天的長途跋涉,車隊已行駛1200多公里,9月7日后將離開西安繼續向西,依次穿越定西、蘭州后到達武威,參加武威南LNG加氣站投運儀式。之后將一路向西,經霍爾果斯出關,穿越哈薩克斯坦后到達俄羅斯。收車儀式計劃于10月3日在俄羅斯圣彼得堡國際天然氣大會召開之際舉行。

我要發表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