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一站二站/狼人伊人影院/天天操天天色天天射/久久久18 - 亚洲天堂在线视频播放

當前位置:首頁 > 新聞中心 > 車市新聞 > 正文

從首批測試結果看i-VISTA 智能指數2021年測評工作

2021年07月29日 11:10  來源:華中汽車網  類型:原創  編輯:陳軍

  【華中汽車網報道】7月15日,i-VISTA中國智能汽車指數(以下簡稱“智能指數”)2021年第1批車型測評結果發布。

  智能指數是中國汽研在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和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指導下,基于智能汽車集成系統試驗區,結合中國自然駕駛數據和中國交通數據研究成果,自2017年打造的全球首個面向消費者的中立、公正、專業的智能網聯汽車第三方測試評價體系。2018年5月至2021年3月運行智能指數(2018版),2021年4月1日起,實施智能指數(2020版)測評規程,根據智能汽車的功能特點,調整測評體系框架,由智能行車、智能泊車、智能安全、智能交互、智能能效組成。對于傳統能源汽車僅測試前四項;對于新能源汽車,測試全部五項。i-VISTA2020版首次引入“智能星級”評定,根據各個分指數的評價結果綜合評定。
  本次共發布2款車型測試結果,其中,吉利星瑞的智能星級評定為4星,小鵬P7的智能星級評定為5星。2020版智能指數測評規程究竟有何不同?新測試規程下,我國智能網聯汽車究竟又有何表現?智能指數相關負責人進行了權威解讀。
市場關注度是i-VISTA選車重要指標
 
  據了解,全新的智能指數(2020版)規程從今年4月1日開始執行,這也就意味著今年智能指數的試驗周期僅有9個月的時間,這也是今年首批測評結果僅完成2款車型的原因。“按照計劃,我們今年將至少評測15款車型。”智能指數管理中心相關負責人介紹,智能指數會綜合考慮車型的市場保有則抽樣選車,在完成購車之后會通知企業,允許企業委派專業工程師全程觀摩試驗,保證試驗的嚴謹和專業。同時,企業也可以自愿申請參加測評,但車輛的選量、銷量、自動駕駛功能等多種因素,同時考慮市場關注度,兼顧不同品牌、不同級別,全部采取在全國范圍正規渠道購買的原取同樣遵循上述原則。
 
“市場關注度是我們選車的一個重要原則。”上述負責人表示,2021年發布的兩款車型吉利星瑞和小鵬P7都是關注度極高的車型,目前國產品牌車型的智能網聯的發展趨勢非常可喜。例如小鵬P7雖然是新勢力車型,但在此次智能指數(2020版)新版測評體系的智能行車、智能安全、智能交互和智能能效四個方面都獲評優秀G,智能泊車獲得良好A的評價成績,整體獲得了智能5星的成績。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論證了造車新勢力在智能造車技術方面的發展能力。
智能車越來越“聰明” i-VISTA測評會更聰明
 
  近年來,中國的智能汽車發展速度正在變得越來越快,很多消費者都發現,去年智能輔助還是新車稱道的“智能”,而今年,不具備自動泊車功能的車輛似乎都不好意思稱之為“智能汽車”了,而且,這些智能汽車普遍具備了較強的學習能力,會越來越聰明。i-VISTA管理中心調研發現,為了滿足消費者對智能網聯汽車安全性、舒適性、交互便利性等方面的需求,汽車制造商及相關產業鏈的零部件供應商均加大了新技術的研發力度。從功能層面上來看,由基礎的BSD、AEB、LDW等L0級功能逐漸升級到導航自動駕駛、交通擁堵輔助(TJP)、高速駕駛輔助(HWA)等L2+級功能;從環境感知層面來看,由先前的毫米波雷達、單目攝像頭的組合逐漸進化為純AI攝像頭或者攝像頭和激光雷達融合的組合方案;從決策系統層面來看,由原來的決策不使用地圖、采用模型控制算法升級為決策基于高精地圖(或標準地圖)、采用AI強化學習模型。智能網聯汽車正在變得越來越“聰明”。
 
“為了保證智能指數的前瞻性和先進性,我們正在持續探索新的測試方法和評價指標。”上述負責人介紹,i-VISTA中國智能汽車指數會持續地研究,結合中國自然駕駛數據和道路交通事故數據,不斷的升級測評方法,引導汽車行業為消費者開安全、好用的智能汽車。在車輛越來越“聰明”的同時,智能指數的測評體系也會與時俱進,根據市售車輛的情況增加新的測評內容、改進測試規程。
 
  智能交互和智能能效是2020版智能指數測試規程新增的測評內容,談到為何增加這兩部分內容,上述負責人稱,在當今互聯時代,車企一直在做的就是讓手機上車,企圖讓車機成為手機的完美替身,這樣上車之后駕駛員才能放下手機,專注駕駛。這個角度來說,能讓駕駛員放下手機的車機才是好車機。簡言之,智能交互主要考驗車輛能否幫助駕駛員真正放下手機,從首次測評結果看,吉利星瑞與小鵬P7的語音交互與觸屏交互均表現優秀,給之后測評的車型起來標桿作用。
 
  智能能效則主要目的是評選出在不同地域、溫域均能滿足消費者里程需求的車輛,以消除里程焦慮,提高消費者購買以及駕駛智能新能源汽車的信心。當前版本的智能能效維度評價的是單車的智能能量管理控制效果,包括對工況、環境的識別與智能調控,以及智能充電體驗。“到2023年,智能指數將迎來一次大更新,智能能效將擴展覆蓋包括傳統燃油乘用車、混合動力在內的更多車型分類。另外,從指標先進性方面,將更加貼合消費者視角,考慮表顯里程信賴度、座艙舒適度以及高低溫充電等日常行車/用車中的體驗問題等。未來隨著智能技術的發展,智能能效還將適時擴展例如芯片級能耗、自動駕駛能耗等指標。”上述負責人說道。
 
幫助消費者透過配置表看到車輛真實性能
 
  智能汽車和新能源汽車是當下汽車發展的兩大方向,廣大消費者對于新技術的接納程度也越來越高,這是推動“智能網聯功能五花八門”的原動力,這是好事。但是面對如此多樣的智能網聯汽車,也會讓消費者挑花眼。一般來說,智能網聯功能擁有比人更加精準的決策能力,可以通過各種輔助功能和算法提升行車安全。但不論智能網聯功能聽起來有多么神奇,對許多消費者來說,首先要了解自己的用車場景和功能需求,其次是要了解市場上形形色色的智能化配置。在上述負責人看來,智能指數可以幫助消費者透過配置表看到車輛的真實的性能,也因此消費者在選購車輛的智能功能時,可以參考智能指數的測評結果。其中,智能行車及智能安全系統能顯著改善行車便利性及行駛安全性,智能泊車及智能交互可有效解決用戶泊車難題,提高人機交互效率從而降低行駛中因操作車機而帶來的潛在危險。而智能能效作為電動汽車單獨測評項目,可幫助用戶了解電動汽車的真實的續航里程表現,包括在高溫、低溫環境下的續駛里程衰減。
“在智能網聯全面普及化的過程當中,比較困難的事情之一是企業與消費者都要明確智能汽車的能力與局限性。”上述負責人強調,智能指數(2020版)創造性的引入對于用戶手冊的評價,這在全球范圍內是第一次,得到了全行業的高度認可。i-VISTA通過評價用戶手冊,目的是引導企業與消費者重視,讓大家充分了解智能汽車,避免過度信任與過度使用。
 
  值得關注的是,目前,國內在售的諸多車型也都配備了L2級別輔助駕駛功能。但以現階段的技術而言,在車路協同和高精度地圖、5G技術成熟之前,目前裝備L2系統的車輛對于外界路況信息主要的獲取方式分為對道路的視覺信息采集和對前車行駛狀態的感知。不足以應對現今越來越復雜的交通場景,企業應做更多感知方式的探索,以提高智能駕駛輔助系統的應用范圍和可靠性,當然這也要結合成本考慮。
 
 

我要發表評論